| 
  • If you are citizen of an European Union member nation, you may not use this service unless you are at least 16 years old.

  • You already know Dokkio is an AI-powered assistant to organize & manage your digital files & messages. Very soon, Dokkio will support Outlook as well as One Drive. Check it out today!

View
 

13-0512

This version was saved 9 years, 11 months ago View current version     Page history
Saved by 麥淑賢
on May 20, 2014 at 9:30:16 pm
 

 

  電影心得 

應華106 麥淑賢 40285227I

 

        天地這部電影詳細的表達了戰爭對平民百姓有多大的傷害,是一部非常經典的戰爭電影。在這部電影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電影女主角黎里在打工的時候跟自己的男主人在一起了,片中的人都說是黎里勾引主人的,但是我則覺得她會這麼做是為了想找一個避風港,一個依靠,男主人是她到城裡後遇見到最能給她安全感的男人,所此她把自己交給了她。

       

        我認為黎里非常的堅強和偉大,在有了孩子後,男主人把她送走後,她沒有絕望,依然努力的活著,為了生活,為了要養活孩子,一開始靠著賣菸賺取金錢,不從事色情行業,但後來她為了生活,最終還是妥協了。我並不會因此覺得她低下或歧視她,因為我認為她所做的事情,都是生活所迫的。  

       

       後來,她又遇到了史提夫,這次她並沒有輕易相信,應該是說她不感再去相信男人,後來史提夫的誠意又打動了她,她跟史提夫到了美國後,她受到了歧視,又發現了史提夫並不像她所想象中的人,史提夫死後,又只淨下她一個人。在亂世中,她依然堅強和努力的養大了三個孩子,還有發展自己的事業。這次的戰爭讓黎里從一個天真的小女孩,本來是家中的小公主,變成了一個獨立的女性,在電影的最後戰爭就算結束了,但是戰爭的可怕依然還留在人們的心中。

 

 

 

 

天地越戰影片觀後心得 

周欣宇 

40285232I

106應用華語文學系乙班 

   

   天地這部影片可謂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經典電影。它詳細的越戰對越南本身與人民造成了甚麼程度的傷害。此外,由於這部影片是由真實故事改編而成,所以很容易引起人們的同情與情緒。

 

   其實我對這部影片感到最為憤怒的一環,不是美軍的所作所為,而是由越南本土人民所組成的越共軍團。他們口口聲聲地吼道要解放越南人民,為越南帶來自由於民主。可是白天美軍來到小村進行管制時,他們卻只是會在叢林裡躲躲藏藏,不但沒有保護被美軍壓迫的農村平民;相反的還在晚上美軍回到軍營時,他們就開始拿著荷槍實彈地逼迫人民服從他們命令。

 

   同時,這部影片讓我更進一步的認同,戰爭中受傷害最大的還是平民百姓。他們不但生活被完全打亂,還要在對抗的兩方槍雨彈林中求生。他們沒有任何該有權力,他們只能迎合著兩方的要求,像傀儡一樣的做著講著和活著。這樣高壓的生活下,使得原本和睦的鄰里開始相互監察舉報人人自危。戰爭不但奪取人們的生命,同時也將人們之間的聯繫破壞殆盡。其實他們只為了能與珍愛的家人們繼續活下去。

 

   至於此電影的女主角--黎里就是戰爭的典型受害者。戰爭讓她從懵懂天真的少女蛻變成成熟的女人,並且讓她明白現實的無情與殘酷。雖然黎里身世並不高貴,可是她並不輕易的從事色情行業。她靠著買賣香菸等物品賺取微薄的生活費扶養著自己的孩子。可是單親媽媽獨自扶養孩子在現代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在飽受歧視的同時還要照顧年幼的孩子對以個年輕女孩的心理的確造成很大的改變。

 

   此外,電影中更可貴的就是主角一家人秉持的信念。黎里將所受的困難當做前世犯下的罪業;父親秉持著祖先留下的教誨直到生命終結。這些信念在他們最難過,最無助時支撐著他們殘破的心靈與快要倒下的身體走過種種不堪的過去。這種信念不單單是宗教信仰,其中更包含了許多人們許多的希望與期望。

 

   其實戰爭造成的傷害並不單單只是被侵占的一方,對於侵占越南的美軍來說也是個揮之不去的夢魘。像史提夫這樣的回國後無法的到生活的美國士兵多不勝數,患上戰爭創傷症候群的他們無法得到社會大眾的關懷譽與諒解。在生活的壓力下,像黎里與史提夫這樣因為戰爭而結合,也因戰爭也分開,是遭受砲火洗禮過的心難以突破的萬丈高牆。

 

   戰爭的可怕在於就算它以結束,可是其傷痛卻依然深深烙印在每一個參與過的人的心上。

 

 

 

2014年師大翻譯研究所社區口譯系列演講() 活動流程

 

 

時間: 2014/5/15  09:30-11:30

地點: 博愛大樓505教室

司儀: 師大翻譯研究所李依冰小姐

主持人: 師大應華系楊聰榮教授

與談人: 四方報菲律賓文版  李岳軒編輯

       南洋台灣姐妹會  邱雅青執行秘書

       新住民家庭成長協會  柯宇玲秘書長、曾女香小姐

 

本次演講邀請第一線社區通譯工作者與聽眾面對面分享社區口譯工作現況、成果與挑戰以及未來規劃,歡迎各界關心社區通譯者共同參與。主要目的在於使與會者更認識當前臺灣社區通譯之現況,並集思廣益,共同討論未來社區通譯發展方向。

 

進行方式:

  1. 司儀介紹主持人、與談人
  2. 各與談單位發言20-30分鐘
  3. 問答與互動

 


關於越戰的電影與心得

應華105 徐晧恩 40107229E

之前高中時期,我的歷史老師為了要讓我們學生更加瞭解越戰而播放了一部叫 《We Were Soldiers;我們曾經是戰士》的一部改編電影,發生在1965年,美軍395名士兵首次利用美國的直昇機空中機動任務,空降至越南中央高地德浪河谷的越共軍陣營之中。起初由於輕敵以及缺乏情報的狀態下給予錯誤的情報,直到登陸後才發現他們被為數2000名、由北越中校阮友安指揮的越南人民軍陸軍精銳地面部隊包圍,而該部隊已在10多年前的奠邊府戰役中,同樣於中央高地擊敗了法軍。然而硬著頭皮全力以赴地打好這場戰,最後在這場戰役中,有234名美軍和上千名越共戰死在槍林彈雨中。看完這部片後,我思考著: 戰爭讓人變的殘酷?還是無奈?或者變得麻木不仁?或者是讓人更加珍惜生命?戰火燃燒的是家園?是人心?還是我們的價值觀?無論是什麼,唯一可以確定的是,沒有人願意看見戰爭的來臨。但是當無情的戰爭開始,必須投入戰爭的人,是沒有選擇的。唯一剩下的信念只有悍衛家園。現實的無奈使大家都匱乏了,僅能拚命地握著自己所擁有的。

 


 

上課心得

應華103級 499850353蔡伊嵐

 

今天教授在課堂上提到太平洋島嶼的文化,我記得臺大有門開放式課程《太平洋島嶼世界》,是由人類學系的童元昭教授所開授,詳盡地介紹其文化的各個層面。

我曾在2009年到紐西蘭的奧克蘭女子中學進行交流,對於毛利文化有粗淺的認識。在文化分享時,我們互相提到自己國家的原住民文化,我國達悟族與毛利人都是從南島語系發展出來的,彼此有許多相似之處,參訪當地的博物館也讓我盡一步對太平洋島嶼的文化有更進一步的了解。有關於太平洋島嶼文化的藝術表現,我第一個聯想到的是高更在大溪地時期的創作。其中的這一幅作品-〈兩個大溪地女人 Two Tahitian Women,我在美國紐約的大都會美術館目睹了真跡,色彩運用飽和而鮮明,且帶給我一種原始樸實的感覺。

另外我找到一個以圖騰花紋做為布料的網路商店 Pacific Islands Art,陳列許多美麗的成品,也是大溪地藝術的展現。

 


上課心得

教育105 40100216E 賴宣羽

關於越戰,我想說的是,我個人很喜歡有關越南、泰國、緬甸等地的主題,因為這部分帶有異域色彩讓無論文字或電影中增顛了更多理性與神秘的魅力。有關越戰的電影很多如阿甘正傳、飛象計劃等。阿甘正傳以智商75的阿甘來觀看世界,透過單純的思想和善良的個性描繪出美國50年代至90年代的歷史。這部美國片裡世界的國際觀,還是隱約透露著的白人優勢,雖然描繪越戰主題,但越戰中越南士兵的面貌從不曾出現,更不會審視後來越戰之後的越南人民生活;還有,美國式的成功,最後阿甘不但成為桌球運動選手,竟然還意外的成為捕魚界的大亨,因此上了富比士雜誌。雖然感動但是隱隱約約卻覺得荒謬絕倫,現實生活中,我們都比較貼近那些失敗者。珍妮因為破碎的家庭,終其一生都在跑和逃亡,她藉由追夢想和感情處理她破碎的童年,卻在一次次選擇的過程中沉淪,甚至多次意圖自殺,而她直到最後也沒有真正選擇了穩定又善良的阿甘,只是懷了他的孩子,在最後病重之時,選擇了託付阿甘他最後一程;丹中尉一心想成為戰死沙場的烈士,像他家族所有英勇殉戰的士兵一樣,他卻意外的活了下來,但失去雙腿讓他失去幾乎生存的能力和意志,面對社會的眼光和壓力,他孤立無援,阿甘卻是激勵他重建人生的推手。正是因為有這些對比,阿甘就像是一道沒有陰影的光芒,只在最後,留下他思索回憶的神情,讓人玩味。

 

 

 

Comments (0)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comment on this page.